【親子抗疫】孩子長留在家欠社交影響表達技巧 言語治療師創親子溝通遊戲培育表達能力
發布時間: 2020/09/07 14:03
最後更新: 2020/09/07 14:04
疫情下,小朋友多留在家,不少家長擔心子女減少與同學接觸,會影響其表達和社交能力。現為英文教師和言語治療師的Carley,分享了4個簡單的親子溝通遊戲,即使在家都可以增強孩子的表達能力。有興趣讀者不妨到其FB專頁「言語治療師媽媽Miss Carley」,看看更多她分享的心得。
現時Carley育有4歲和1歲的孩子,正值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極速成長的年紀。她坦言孩子長時期留在家中,或會影響其身心發展。
小朋友,尤其是6歲以下幼兒,需要訓練大肌肉的活動,亦需要透過與人接觸、交往學習社交和溝通技巧。小朋友多了時間留在家中,減少機會接觸老師和同年紀的小朋友,會影響小朋友的語言表達、社交能力。而且,長時間留家或會令他們無機會發洩自己的精力,因而出現負面情緒。
她指,小朋友表達情緒的需求會隨着成長而愈來愈強,均需要運用到情緒的詞𢑥,以及是否懂得去表達感受。
她解釋,社交能力是指在適當場合說適當的說話。「最簡單是與人說話時要望住別人,與人有適當的應對,例如別人問你問題,你會給出答案,年紀較大、能力較高的小朋友,就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,敢去反駁或同意別人,都是社交技巧一部份。除了純粹語言表達,如詞𢑥、組織,句子、發音,語言運用也是社交能力好重要的一部份。」
就住小朋友長時間留在家中的情況,Carley特別設計了4款簡單的親子溝通遊戲,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感情之餘,亦可幫助小朋友學習詞彙、運用邏輯推理、搭描述物件、增強聯想和句子運用。
(一)親子共讀訓練五感
Carley認為,培育孩子的表達能力,最簡單是親子共讀。不過不少家長只有單向說故事的形式,她認為最重要是增加孩子參與度,鼓勵他們多代入故事角色,說故事時家長可按孩子能力問5W1H問題。
以3隻小豬的故事為例,對年幼的小朋友可以簡單提問「誰、在哪裏」,對較年長的小朋友,則可以問「如果你是小豬會有何感受?」增加其代入感,又或是問「3隻小豬的房子為何會被大灰狼吹倒?有何解決方法?」這類問題,讓小朋友多運用邏輯推理,思考故事的前因後果。
除了問問題,家長亦可在講故事時運用適當語氣、身體語言、模仿聲音等,利用五感嘗試扮演不同角色和說故事。例如3隻小豬可有不同聲音,開心時用輕鬆活潑的聲調,過程中可加入簡單動作,或借助道具演出,例如用筆扮飛機,用手敲枱去代表敲門聲,家長亦可邀請孩子嘗試形容故事中出現的物件,如滴滴答答的雨聲、軟綿綿的貓,讓故事內容更生動有趣。
若再進一步提升小朋友的參與感,可以將人物改為小朋友的名字,做簡單的角色扮演,鼓勵小朋友代入人物角色練習對話。說完故事後,可請小朋友覆述故事,或畫下故事情景,增加對故事的印象。
(二)層層疊增聯想能力
若家中有類似層層疊的玩具或積木,家長與小朋友都可作簡單的溝通遊戲。玩法是,雙方輪流拿積木疊高,但疊上去之前要講某個類別的東西例如水果,或再難一點是某個功用的物品,如用來清潔的東西、圓形的東西,當講不出來或者積木倒下的一方就算輸。遊戲可以訓練小朋友的詞𢑥和聯想能力。
(三)障礙遊戲加強句式運用
家長可與小朋友面對面坐,中間放一塊板阻擋彼此視線,各持一份填上相同顏色的填色紙。家長可給予小朋友指示,填色紙上各種物品的顏色,讓小朋友在自己的填色紙上描繪,完成後,雙方可以比較大家手裏的作品是否一樣。這個障礙遊戲可以訓練小朋友的理解和表達能力,而過程中小朋友遇到不明白時會拋出問題,亦可提升他們的答問技巧,並加強詞𢑥和句式運用能力。
(四)猜謎語增詞𢑥能力
猜謎語之類的遊戲可以訓練小朋友描述物件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。除了簡單的猜謎語,她提議家長可以簡單轉換遊戲成猜猜畫畫。家長可叫小朋友在紙上畫一樣東西,然後讓家長去猜,例如問「是否可以食?在哪裏會見到?甚麼顏色?甚麼形狀?」這類的問題,讓孩子回答,雙方可以轉換角色。遊戲可以訓練小朋友描述物件特徵的能力、運用句子和詞𢑥的能力。
記者:陸明敏